教育是无处不在
边陈之娟 铜紫荆星章,太平绅士
教育孩童用什么方法,从什么角度最为适合?这一直是个争议不休的问题。有专家认为从游戏中学习,用书本作为教学工具,或根据现代说法不用书本,不要限制孩子,由他们自己去挑选他们所喜爱的,譬如教室内的图书种类,教室内的玩具,他们喜欢做图工就自选材料。其实孩子是一张白纸,一棵幼苗,如果没有画家在白纸加上他的创作,图画怎能五彩缤纷?如果一棵幼苗没有人灌溉及施肥,那植物怎能茁壮成长呢?我常常说一句话:「教育是无处不在的」。理论当然是必要,但单靠理论是否太危险了呢?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幼儿的老师是他人生中的启蒙老师,地位相当重要。作为父母或老师,当孩子常常问为什么的时候,我们会否请孩子不要再问,或者告诉孩子你太烦了呢?也许有那么一次你会大声叫他停嘴。也许当时你不能解答孩子的疑问,因为连自己都弄不清楚问题的答案啊!因此对孩子说:「你太烦了,不要吵我!」或用「不要再问等等」来遮挡及挽回自己的面子呢?与其大动肝火,为什么不坦白地告诉孩子:「这个问题连妈妈都弄不清楚,不如我们改天一起去图书馆找一些有关的书吧!找到了书就可以为你解答疑问,妈妈和你一起去学习,让我们养成一个好学的习惯,不清楚就要去寻找,找处答案,这才是个好孩子。」我们教导孩子要常常鼓励,不要喝骂。喝骂会阻止他们去思考及求知欲。什么是最理想的方法帮助孩子去学习及思考?我一直再不断地摸索,探求。 记得我在英国上了为期一年的教育课程,学习如何去评估在职老师的教学素质。譬如教学生认识一个苹果,看到每一位老师教导学生各有不同,有老师把苹果画在黑板上……各施各法。有老师手提实物,有老师用图片,小孩子都能知道苹果是什么东西,但教导孩子认识一个苹果在我来说并不简单,首先老师肯定要备足课。现在让我来把一个苹果分成:(一)语文,(二)常识,(三)数学,(四)自然科学,(五)地理,(六)历史 科目来谈苹果的教育方法。可能有人会说这么多课目来谈一个苹果,不是小题大做了吗?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只有这样做才能让孩子全面地掌握知识!」首先拿语文课来说苹果吧,教孩子认识什么是苹果,苹果的种类,苹果有不同颜色,有红的、青的、黄的和粉红的。大些的孩子会认字,再大些可以学写苹果等等。
常识方面:介绍苹果的营养,吃苹果的方法,注意的卫生方面,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数学:数数用的是什么教材?是图片或用实物(苹果)来示范教学。如果用实物的话,建议带领小朋友玩切苹果游戏,示范切开一个苹果,就有两个半边,可教导孩子两个半边是一个完整的苹果,再切一刀是4块,4个四分一又成为一个完整的苹果,如果用实物孩子是最容易理解及接受,通过游戏示范这只苹果中学到分数。
自然科学:在家中吃一个苹果很少会由家人用这种游戏方式来进行。但孩子由老师带领下,围在一起学习就可以做到。当老师把苹果切开,再经过老师的讲解,可以看到苹果中间的种子,种子可以种植,种子将变一棵树,而树在什么气候下最适合成长……将苹果的构造解释给孩子知道,这不也是将自然及生物在游戏中讲解了吗?
地理:出产最多最好苹果的地方是中国,美国,英国,澳洲等等国家。老师是可以在不同的形式下,或在地图上找国家,与孩子一起找到某个国家再找出产苹果的地方及苹果供应到什么地方。在轻松的环境下一起讨论及设计游戏去探讨并给孩子机会发问,不同年龄可以用不同程度的题材。
历史:苹果在树上掉下的那一刻,牛顿的经历,不单是一个故事,也是历史,也是科学,是一门有趣的科目。因这一个故事可能会引起孩子对科学产生兴趣。
把课题用小小的一个苹果来做举例,经老师充分备课后,原来用一个星期也教不完有关一个苹果的课题呢。
孩子——这一片白纸,是要有责任感的成年人在这片白纸上加添色彩,父母和教育工作者是最理想的人选,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